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已进入第三十六个年头,其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增长的刚性成本与缺乏弹性的收入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显现,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瓶颈。
要突破这个瓶颈,除了依赖于政策与市场环境的改变,更需要行业主动优化升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当前,物业行业的优化升级应主要围绕着“开源”与“节流”两个维度展开。
所谓开源,即物业服务企业本着“有利于开发业主价值、有利于增加企业收益、有利于提升业主忠诚”的目的,努力挖掘业主价值和整合社区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社区服务平台,满足业主便捷生活的各类需求,构筑社区和谐的服务生态圈。绿城物业的“生活、健康、文化”三大服务体系以及彩生活的“彩之云”服务平台等都是这方面的有益实践。资本的看好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进入也进一步彰显了物业服务的资源价值。
所谓节流,即物业服务企业本着“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实时控制、有利于辅助决策”的目的,致力于服务流程再造,利用物联网技术,努力提高物业服务的技术含量和物业服务的效率,从而有效降低物业管理的服务成本和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其主要表现为办公自动化系统被普遍采用,方便业主报修、缴费和服务过程监控的APP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针对物业管理的核心“建筑物与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使用物联网技术替代传统作业中的“望、闻、听、测”,其战果还将延伸至传统的秩序维护与清洁服务。随着服务数据的积累和共享,物联网的应用还将极大地提升行业的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此外,智能设备与机器人在一些企业的应用,既解决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也消除了服务盲区和困扰我们多年的服务监管问题。在去年东京和今年柏林举办的世界建筑服务商大会上,各国同行报告的“用机器人替代清洁工的成果”也印证了国内行业的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的。
上述这些实践表明,物业管理行业正从原来传统的“保洁、保安、保绿、保修”服务向着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房屋管家、生活管家和资产管家”的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央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物业管理行业的这场变革符合我国“强国梦”的大政方略。
清洁行业是物业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升级是它的不二选择,它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中拥有着很大的空间,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每一个清洁人,能投身于这场“革命”,将是无上的光荣。
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